2023年是贯彻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之年,为落实好省地矿局“质量提升年”建设工作相关要求,10月12-13日,局规划发展处(总工办)组织专家对齐勘院承担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小柯勒河铜钼矿普查”项目进行质量监管与技术指导。
专家组到达新林区项目组后,首先听取了项目进展和技术质量完成情况的汇报,对项目的工作进展、找矿成果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询问。随后,专家组出发抵达小柯勒河项目部岩心库,查看了以往施工的含矿斑岩体岩心及本年度施工的钻孔岩心,结合实物岩(矿)心了解了本矿区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对项目部的实物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及岩心质量给予了肯定,并指出,本年度施工的钻孔均位于含矿斑岩体的外围,达到封闭矿体、探寻含矿斑岩体外围多金属成矿性的目的,已达到本次实施方案的地质要求。综合分析来看,受区域应力作用影响本次完工的钻孔东部含矿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地层裂隙发育,是有利的容矿及导矿构造,说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均具有含矿性。根据钻孔验证情况分析,含矿岩体外接触带中裂隙的发育程度既是找矿标志,也是评价小柯勒河矿床规模和钼(铜)矿体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志。专家组对下一步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与指导。
专家组仔细查阅了小柯勒河项目的野外地质资料,认为本项目地质编录、地质现象观察详细,记录内容丰富、文图并茂、质量可靠,成矿规律总结系统全面。对项目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专家组在监管质量的同时,也提出要注重野外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环境保护,施工前后无垃圾、无污染,施工时做到爱护一草一木,施工后做到植被恢复。
本次局规划发展处(总工办)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的技术监管与技术指导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质量保障及实现预期找矿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项目部今后将进一步提升野外技术质量及施工安全意识,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为取得好的地质找矿成果夯实基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对各位专家作出的技术指导,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于项目实施全过程,为全局地质找矿工作交一份满意答卷。 (文字:陶欣悦摄影:王传奥代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