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23年中秋和国庆双节之际,省齐勘院地质测绘作为地质勘探的先头部队,一直在大兴安岭地区进行野外前期踏勘,进行野外布测、采集现场的数据资料等工作。北方地区无霜期非常短暂,前期勘测尽量多压缩时间,来保证地质、物探等工序的有效衔接,确保在霜冻来临前完成。
中秋期间,地质测绘院加大了人员、仪器等的大量投入,共组织15人测绘队,驻扎在大兴安岭地区测区附近。在习近平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后,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动物也逐渐增多,原本的山峦起伏,枝叶繁茂的密林更加增添了很多危险性。但作为野外一线地质队员,在面对野外的日晒雨淋,野生动物、蚊虫,倒木密林,重峦叠嶂的时候,考虑自身安全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确保测绘数据的精度,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如何设计工作踏勘路线,如何保证合理的分区线路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我们勘察测量的数据是白天在深山老林中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图纸是在晚上伴着虫鸣一点一点绘制出来的”,野外项目负责人张鹏同志组织宋国强、陈伟、高飞、李光等同志集体开会讨论规划工作路线,各负其责。工作期间宋国强同志为野外防火监督员,每天叮嘱大家上山不带火,进山不吸烟。“森林防火重于泰山”,每位同志为确保野外生产工作质量、防火安全等问题丝毫不敢懈怠。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勘测,测绘队伍加班加点确保了工程按时完成,有很多同志最近三年的中秋都是在野外项目工作度过。他们弘扬着地质精神,很多时候都在默默的付出奉献,舍小家保大家,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踏踏实实工作,助力齐勘地质队伍的发展,使新时代地质精神不断深入人心。 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