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5日,省齐勘院地调院野外项目部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进行着野外生产工作。由于工区离最近的公路也有30多公里,平时人迹罕见,加上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深山本该是十分安静,但却异常的吵杂。
原来是一个采山人在偌大的山区走失了!家属联系了有关部门,出动了警察,消防、电台记者,使用无人机,警报器满山的找人。项目负责在向家里做日常工作汇报的同时也将这个情况一同汇报了,因该地区和项目工区有所重合,地调院院长孙福鑫经请示院领导后立即决定暂停施工,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带好gps、罗盘和给养,进山帮忙寻找。项目主任王铁成当即进行部署,如同平时工作的时候一样,要求各组人员分片区全覆盖仔细寻找,如有发现及时利用对讲机通报。但忙碌了一天没有任何的线索,山林又恢复了沉寂。过后的几天,地调院野外项目组人员并没有放弃,秉承着地质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每天轮流搜寻并在重点区域持续蹲守。
每次疲惫地回驻地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议论纷纷,说“这连雨天气,没吃没喝的,晚上最低温度才十几度,这人活着的几率渺茫啊。”不免一阵阵感伤。紧张地搜寻工作持续了六天,周围村民也纷纷议论着“六天了,这人应该是活不了了。这种环境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性,就算找到也应该是具尸体了”,气氛死一般地沉寂。虽然希望渺茫,但心肠滚烫的地质人和当地百姓早已亲如一家,暗暗发誓,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帮助当地百姓找回他们的亲人。
7月2日是失踪者走失的第7天,项目组的工作已经陆续慢慢恢复了,但并没有放弃希望的他们还像往常一样,绕上几公里没有走过的路线去工区,并且工作之余在那人走丢的三公里周围搜寻。当天司机王宏伟将大家送到工区之后也没有进行休息,而是沿路不断寻找,边走边向远处使劲张望,寻思看看有没有意外发现,他心里也一直十分惦念走失人员。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他突然发现在远处的山脚下,沟塘子里,有一个人步履阑珊,艰难前行,当时他就怀疑是走失人员,便挥动双手大声呼喊,但那人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他立刻跑向那人,走近后发现那人衣衫褴褛,神态虚弱,口中无力的喊着“救命、救命”,将他搀扶到路上后找出了自己的午饭和水,还找到了两颗糖果,放到了他的嘴里,并叮嘱他不要吃太多。
稍做休息后王宏伟和项目组成员把他搀扶上车,抓紧时间往外送,毕竟山里没有信号,联系不上他的家人,也没有任何医疗措施,怕耽误了最佳医疗时间。在路上慢慢询问才知道,他叫朱登涛,47岁,家是讷河县人,来山里是采金银花填补家用,家里只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他叮嘱在身边的解卫东,一定要先通知他母亲他还活着,这么多天让他坚持活下来的信念就是他的妈妈,他不能让他的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听后解卫东也不禁泪湿眼眶。朱登涛还说他的身体真的已经到极限了,如果今天没有被发现,就挺不到明天了,说着话,车外又下起了雨。
司机一路加急驱车将他送到了最近的大岭林场,项目组找到了场长,并联系了当地派出所,同时联系了他的家人,说明情况后听到电话那头传来了阵阵哭声。安顿好一切后大家就打算离开了,朱登涛拉着解卫东的手说想和司机王宏伟说句话,喊来王宏伟后他突然跪倒在地,热泪盈眶,嘴里说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地质队人是我的恩人,”王宏伟连忙扶起他对他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是有福之人,既然重活一次,就更要珍惜生命,以后好好生活,照顾好老妈,也照顾好自己”。
回到驻地后整个项目组兴高采烈,庆祝完成了这一份伟大的使命、特殊的壮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欢声笑语、侃侃而谈,孙福鑫说,“大家为自己真实地营救了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感到无比振奋,感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憧憬着我们自己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卫东特约记者赵蕾)